重定向

本文最初发表于知乎

通信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也是一个伟大的行业。虽然即将跳入计算机的大坑,但是我一直对通信保持着敬畏之情。

11年高考,超重本线80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我还是去不了理想的地方。考虑到性价比,最终选择了一所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大学,第一志愿,也不加思索地填了该校的“三大学院”:通信、电工、微固。还打电话问招办你看我这分数能不能去通信啊之类的云云。

选择通信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上大学以前总觉得男孩子选专业要么电子、要么计算机。那时视野小,电脑都没摸过几回,以至于后来高考完和同学一起去网吧时,在网吧门前,还你推我搡,说:”你先进!你先进嘛~“,似乎谁先进去谁就先学坏了。记得当时上高一教计算机基础的老师给同学们说有谁想搞信息学竞赛的可以找他,他会进行训练,但是没人鸟……因为信息学竞赛在我们那儿确实是”冷门竞赛“,总被学生和家长认为是”不学好“的东西,高考又不考,你学那个有什么用?而数理化生竞赛,就是拿不到奖,也能提升能力,从容面对高考不是?我觉得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视野的狭窄,以及教育的落后。

尤记得当时百度“通信工程”看到的那些让我热血沸腾的内容,诸如”在通信行业,你可以挥洒汗水,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选择了通信,就相当于和光明的前途画上了等号” “每年各大高校中,通信专业的收分也基本是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不过现在在词条里似乎已经找不到这些句子了)。

背上行囊,怀揣梦想。来到大学以后,也偶尔会以自己身在通信学院而感到自豪,而通信学院,也一直扮演着学校“王牌学院”的角色,无论是科研、学院管理,还是学生会、学生活动、运动会、竞赛等等,样样都要争第一。我们当然自己也觉得,通信学院是这里最好的学院,通信工程是将来最好的专业。

通信学院的竞争很激烈,学生们都很刻苦(我的母校2011年通信工程的教育部学科评估国内top1,虽然并不清楚现在什么情况,估计也在top3的水平吧;即使是2015年的高考,通信工程也还是母校分数线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虽然学的通信,但是前两年都在打基础(数学基础、英语基础、电子类学科基础),第三年才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我印象中,很多基础课基本上是学校大多数学院都要学的,比如所谓的“四大名捕”(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磁场与波)。而通信的学生,最后课程考试的成绩也通常是平均分最高的。记得大二学的“电磁场与波”,我在的那个大班,主要是通信和电工(电子工程)的学生,电磁场这门课对电工专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而在通院这一年将这门课定为选修课性质了,但是即便如此选了课的大家还是学得非常认真,期中考试平均分还是比电工学生高出好几分(当然其他大班的情况不清楚)。

通信专业的课程确实很难学,又多、又杂,还难。处在象牙塔的我们,并不清楚学了这些课程以后有什么用,外界环境到底变得怎样我们似乎也并不关心。少数人迷茫、怨天尤人,大多是埋头苦学,为了那还未清晰的未来而努力拼搏。

然而,席卷而来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让我们在上大学期间见证了行业发生的一些巨变。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随后,在2014年,以29亿美元将摩托的手机业务转手卖给联想;2013年,微软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诺基亚在辉煌时期的市值达到1100亿欧元)。

第一个手持双向对讲机、第一个寻呼机、“大哥大”、第一款GSM数字手机、第一款智能手机,铱星系统……摩托罗拉曾经是多么辉煌!它几乎见证并参与缔造了整个手机的发展史。而诺基亚曾经又是怎样的如日中天,曾几何时,Nokia就是手机的代名词……我的第一款智能手机Nokia 5230,仅仅在几年前,它还盛极一时,如今……想想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通信似乎不再是曾经那个“选择了就和光明的前途画上等号”的专业了;通信行业,不再是朝阳产业。相信不少同学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若干年前华为求贤若渴到来我们学校挨个敲寝室门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看过不少通信校友、学长学姐、行业前辈写的心路历程。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名字叫《通信十年》,最初发表于C114(通信人家园),对行业的分析很直接、深入、透彻,有客观的议论,也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给我的触动很大。链接就不发了,可以轻松地搜到。

即便这样,选了通信的大家似乎也并没有后悔过。埋头苦干的依旧埋头苦干,迷茫的一些找到了方向,开始埋头苦干。到了毕业,想继续做通信的,则继续读研深造;有志于转行的,也都行动起来——一部分自学相关知识,去互联网企业找工作,和计算机的学生抢饭碗,但很多都能找到;一部分跨专业到计算机继续读研深造,本人就是其中一员;深造的同学中一部分想转行的懒得跨专业,但是做到了“人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专业名称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其实自己在拥抱互联网。

我们这一届是学院第一年大类招生,大三才分专业,有三个方向:通信、网络、物联网。选通信的可以继续做传统的通信(嵌入式、信号、图像等等),或者去研究下一代移动通信(如5G);选网络的可以搞传统的网络(交换、路由等),或者研究下一代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选物联网的可以搞射频、智能硬件等等。学院的专业方向开设也在紧跟着时代,这是我觉得学院做得很好的一方面。其实感觉,现在通信和计算机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通信难道不也属于IT吗,Information Technology。

本科四年下来,其实你会发现,对大部分人而言,无论是学通信的,还是学计算机的,亦或学电子的,差别并不大。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就是考前突击一下,然后就这么过完了四年。就技术上而言,少数人在本科期间就能超越很多研究生,大多数人则是在毕业后才开始真正的技术积累。从专业对口上来看,通信的出路大体上有两条: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设备商(华为、中兴等),这个方面,本问题下的一位匿名答主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而我的那些选择就业的同学并没有把出路就定在这几条,而是有去运营商设备商的,有去互联网企业的,还有去做金融、游戏策划的,等等。

似乎本科的专业并不能叫专业,而更多的,是修炼一门内功,这内功,是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更强的学习能力、一种更理智的选择能力、一种由本领域跨越到其他相似领域的底气

《通信十年》里说,通信人聪明,刻苦,勤奋,奉献,给予甚多,所求甚少。面对这句话,我感到汗颜,因为有一些并没有做到。

前面说了那么多废话,学了4年通信毕业了去转IT值得吗?问问自己,有没有通信人所具备的这些优点,哪怕并不全?自己想去做IT吗,是否有比较强烈的意愿再去学习?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跟随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步伐一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如曾经的通信一样,可以“挥洒汗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选择了它就相当于和光明的前途画上了等号”…;而如果是否定的呢?那跨不跨都无所谓,只不过仅仅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而已,建议还是继续呆在原坑吧,说不定哪天又火了呢。

-----EOF-----

Categories: 哲思 Tags: 分治 Divide & Conqu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