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漫长的序章

这一年我正式“迈入社会”满一年,但它不是万事顺利的,我在新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中并没有越来越感到得心应手,所以“立足社会”是无从说起的,反倒有种又到了新手村的感觉。我翻看这一年自己记录的生活日志,发现压力和焦虑是常在的,自己也在挣扎、努力、修缮,与思考。现在回头看,这一年就像是新生活的一段漫长的序章,故事的序章,总是充满了未知和悬念,也隐藏着脉络和方向。

工作

这一年,数据开发和算法开发都有在做,只是可能由于业务调整的关系,自己感觉做得不够深入,新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也做得不好。我有时调侃自己做过数据开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但其实并不懂数据仓库,没有仔细想过针对一个业务的数仓是如何设计与构建起来的,对数据模型、维度建模、数据采集、埋点、业务数据流转这些也不知根知底,并不知其所以然;具体到数据技术组件上,对Hadoop、Hive、Spark、Flink的原理也是一知半解,RDD的paper看过就忘,看了一些书,但并没有感觉自己真的懂了,可能要深入理解还是要从源码层面上去下功夫。算法就更不用说了,推荐系统的发展脉络没有仔细去梳理过,对召回(match)、排序(rank)的STOA算法也没有去仔细研究过;对深度学习的认知还停留在一年前的水平;Spark的LR、RF,以及XGBoost的源码至今没读过,说起来自己都觉得羞愧,但还是要写下来,作为鞭策。

对数据的浅见

好的方面,大概是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大数据”(插一句,从事”大数据“相关职业的人,一般都不说自己是”做大数据的“,而更多会用”数据技术“”数据开发“这样的词语,因为“大数据”总感觉有那么点炒作的意味,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对数据平台以及数据价值的认识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体会。在这里简单概括一下吧。人们做产品设计和改进,希望“听见用户的声音”,通过用户的反馈来优化产品,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那么如何收集“用户的声音”呢?一种方式是通过设计各种问卷调查,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有针对性,经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对于改进产品的某些功能非常有帮助,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收集反馈的时间成本高,而且收集到的反馈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想想你平时对待一些调查问卷的态度吧,很少有人会在不得到任何激励的条件下愿意花时间去填写问卷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互联网企业所采用的方式:使用技术手段合理地收集用户的数据。用户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被收集下来,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得到产品改进的建议。这就是所谓的“数据驱动”,其实本质上还是“倾听用户的声音”,只不过采用了更高效的自动化方式。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数据技术去承担任务,比如将用户的行为映射为数据是通过埋点技术(tracking)来实现的,采集数据和传输需要日志收集系统(比如Flume),数据的存储需要数据库/存储引擎(比如MySQL,HDFS,HBase,Redis,Kudu等),数据的组织、沉淀和分析需要数据仓库,在数据流转的过程中,又可能需要一些中间件作为缓冲或让下游订阅(如Kafka)。在数据仓库,数据开发工程师(data engineer)通过设计数据模型(data model),并按这些模型将数据清洗、转换、加工(etl)成便于分析的结构化数据,他们加工与处理数据的工具就是各种离线/实时计算引擎(比如用于离线计算的Hive和Spark,以及用于实时计算的Storm、Flink等);数据落到数据仓库后需要被用来统计和分析,以客观地展示业务效果或提供产品改进建议,数据分析师(data analyst)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有些互联网APP是内容的聚合与分发平台,比如电商、外卖、新闻、电影、音乐等,用户使用它们消费内容,这些平台就有更好地了解用户偏好、从而对用户进行个性化内容匹配或精准广告投放的需求,因为这样往往可以显著地提高用户使用产品的活跃度、创造广告收入,而这就需要数据挖掘和算法技术,需要“算法工程师”来做。数据挖掘和算法往往没有严格的分界线,通常作为一个东西来看待,狭义上,数据挖掘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用户(user)和内容(item)进行建模的方法,比如建立用户画像、内容画像,每个用户和内容都有自己的profile,这是一种更抽象、更高层次的数据;然后算法就是去完成用户和内容的匹配的,人力一般无法完成这样复杂的工作,这个过程目前业界主流的方法是根据海量的用户历史行为train一个model出来,这就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所以你看到了,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数据要发挥价值,依赖这个体系每一个环节的构建与功能发挥。从上游的数据生产,到下游的数据消费、处理、分析、挖掘,最终再回到产品的迭代和数据的生产,形成了一个“数据闭环”。在这个数据闭环内,不同的人负责着不同的工作,数据开发、数据分析、算法工程、数据产品、推荐、搜索、广告……

事实证明,成功的互联网产品迭代方式都是上面所描述的数据驱动的方式。毫无疑问数据驱动是客观且非常有效的,甚至说真正做到数据驱动的公司都凤毛麟角。但数据驱动是不是最好的呢?也许不一定。一个角度是,数据闭环是否将产品客观地引向最佳的方向,这其实是很难验证的,因为数据只是用户的外显特征,其心底的真正诉求需要分析和挖掘,落到产品上则更需要设计。有一点可以基本确定的是,这种方式是更偏向于用户的,甚至产品的内容和“气质”都是源自使用它的用户,产品从用户那儿产生的数据“学”到用户的品性,于是更倾向于去迎合用户的偏好,而不是全凭设计师主观的理念。所以你也许会感觉到有些产品你并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它是成功的,因为惊人的用户量和活跃度说明了一切,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产品是这方面领先的实践者。另一方面,微信这样的产品则像是另一个阵营的,它似乎更多地体现了张小龙自己的理念和品性,在许多人眼中,它谨慎、克制,甚至呆板、无趣,但这些表面上的缺点都不妨碍它保持着社交领域绝对霸主的地位,它没有一味地去迎合用户的喜好。Karl Friedrich Benz没有不断地买跑得更快的马车,而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发明了内燃机;Steve Jobs没有去将手机的键盘改造得更美观,而是带着iPhone惊艳了世界。也许互联网产品摆脱不了数据驱动的宿命,但设计之初至少不能脱离发明者的眼光和理念。产品是“实用的艺术品”,它不能曲高和寡,只作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附庸;也不应“下里巴人”,变成没有灵魂的容器。

工作方式

工作与上学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上学只要“埋头苦干”,学习的节奏主要是自己安排的,而工作往往是处在一个团队之中,你做的事情通常是一个更大的事情的一部分,因此沟通与协作也很重要。另外大概是由于工作是领着薪水的,因此对所做的事情要负责,不是做完一件事情就完事了,还有问题跟进、运维、优化等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公司有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平时也不会像读研时那样在实验室,累了可以划划水,或者状态不佳的时候不想去就不去了。我的职位叫“算法工程师”,其实感觉这个岗位倒是互联网研发岗中最贴近读研时候工作方式的岗位,工作内容和其他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方式也是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一个算法迭代通常不会有明确的需求,也不会有严格的“排期”(除非需要用到算法能力的其他业务方),因为往往不是功能性开发,而是带有一定探索性质的,是去优化产品栏位的点击率、转化率等指标,更多的是“自驱动”,而不是“需求驱动”,其他部门的需求也会接,但不是主要的问题来源。以及,还是要读paper,只不过目的会不一样,读研时候更多是为了发现可以做的新的idea,不管这个idea看起来多么的“不切实际”;而工作读paper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会更有选择性,倾向于去读有良好工业实践背景的,因为希望能快速地用在自己的业务场景上,产生正向的业务效果,因此会对有overselling特质的paper倍加小心,当然由于识别这种paper也会费功夫,所以为了尽量避免接触到它们,几乎只选择特定某几个公司和研究机构的paper。

这一年来,我一直在尝试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效率上其实一直没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水平,大概一方面是由于经验不丰富,对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还用得不熟;另一方面是工作的内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容易令自己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作息上,上午一般9:30到公司,晚上到宿舍大约22:00,洗漱完23:00的样子,23:00~凌晨1点就是自由安排的时间了,这段时间我通常会用来学习,有时一天下来工作累了也会用来做些轻松的事情,比如看看电影或动画片。这个作息,是我在冬季才慢慢形成的,之前不能说多规律,甚至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后来觉得这么下去不行,毕竟不能总把学习的时间放到周末,才不断尝试适合自己的作息方式。每天的睡眠时间基本上都是够的,中午还会趴半小时。但是睡眠质量可能就不理想了,午休常常睡不着,对于有多年午睡习惯的我其实是比较难受的,可能是以前习惯躺着,往往会睡一个半小时,现在趴办公桌上,午休时间也不长,所以进入深度睡眠基本就是奢求了。总体上,会比上学时累一些,自由的时间也相对少些,但是工作节奏还是要不断去优化的,规律的节奏不会消耗心力,相信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后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在那之前就多多struggle吧。

合格的算法工程师

相似的岗位,业界通常有各种称谓:“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目前互联网行业的算法工程师,更多的是“算法应用工程师”,主流还是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其实并不是自己设计的,而是由现成的工具提供的,需要花更多时间的是数据和特征工程,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在做算法研究层面的工作,包括算法模型研究:如统计学习理论、针对特定任务的网络结构设计、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等基础研究,以及算法工具的开发:如Tensorflow, Pytorch, Mxnet, Gurobi等算法框架。

我还是喜欢称自己为“软件工程师”,只是做的是数据算法方向,目前接触的具体业务领域是推荐系统。这也是目前我给自己的定位——软件工程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我都要去发展,然后有一个自己专注的方向。软件是一个很广的领域,编译器、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云计算、中间件、Web、前后端、数据仓库、算法……从底层的技术到上层的业务,每一个层次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领域知识。其实数据算法是随着互联网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自然而然所诞生的职位,由于有了个性化、定向广告等需求,加上硬件、数据技术和统计机器学习的发展,建立数据仓库、用数据算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用于搜索、推荐、广告、图像处理等业务场景逐渐成为业界的主流。这是精细化分工的结果,随着一个行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会更加趋向于专业化和精细化,一个人很难通晓所有的方面,所以出现了各种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岗位名称。

那么,一名合格的算法工程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如前所言,在技术领域上,算法可以视为软件开发的一个分支,因此,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算法工程师要具备;在技术方向上,目前的主流是数据算法和统计机器学习,立足于数据仓库之上,因此算法工程师应理解数据仓库的基础概念、主流数据技术组件的使用能力,以及统计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业务上,算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赋能业务,优化业务指标,如搜索引擎的uv价值、推荐和广告系统的点击率等,所以算法工程师还应具备业务领域的知识。这就是我对一名合格的算法工程师的认识。

另外,算法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业界最先进的算法技术也不断在更新换代,甚至在一些工业领域领先于学术界。有新的工作发表,很快就会有不少公司跟进实现与验证效果。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工作以后大概不用再读paper了吧,只需要磨练好工程能力就行了。可最近一年来的经历,越发感觉这是个很危险的想法,工程能力固然不可或缺,而跟进前沿算法也应该是一名合格的算法工程师的职业习惯。组里有一位资深的算法工程师,我注意到他依然保持着每天阅读paper的习惯,起初还有点诧异。与别人对比可能不总是好的,但确实应该多观察那些做得优秀的人有哪些习惯值得学习,这种对比,总是利大于弊。所以不能有“毕业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想法,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延续地去发展与训练,大学四年乃至研究生三年,不过是制度上的划分而已,正如“18岁就是成年人”实际上并不能作为界定一个人是否成年的标准一样。

有用与无用

曾经与朋友讨论过“读研对工作有没有用”这种问题。当时朋友一口咬定读研对工作没什么用,乍一想,似乎确实没什么用,毕竟,我读研时读过的paper、思考过的问题、研究过的课题、做过的实验、写过的论文,与工作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呢。后来想想,也许并不是这样的,“有用”“无用”不应被用来当作对上大学/读研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太功利了。我倾向于认为,在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研、读博本就不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它更像是一种“消费行为”,只不过这种消费行为,是用较高的时间成本去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什么情况下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只有在你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工作的情况下,并且意识到需要读研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然后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读研,除此之外,“找一份好工作”只不过是学历顺便附带的价值。现在想想,其实我当时并不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只是有个大概的方向,读研的目的也不是纯粹的,既有满足自己求知欲的成分,也有提升求职竞争力的成分,甚至还有“没有做好准备步入社会”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读研时接受的科研训练,让我变得更理智、严谨,让我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思考、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让我学会用批判性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事物,让我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不假思索地乱找答案,让我在陷入困境时学会鼓励自我、相信总有办法、并用合理的方式减压,让我拥有阅读英文信息源和学术论文的能力,让我意识到写作与表达的重要性……我想,这些都是“可迁移的财富”,虽然通过其他的方式也能获得这样的财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有更多相对自由的时间去探索、体验与感悟。而带着功利性眼光去审视一段经历时,我们很容易忽略那些在功利性目的之外所获得的宝贵的东西,从而降低了幸福感,变得浮躁焦虑。

生活

由于在工作上的挣扎与求索,其实倒没有刻意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风格和品位,倒不如说还是延续着学生时代简单的生活方式。不得不说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大的一部分,人们常说的生活是狭义的生活,即可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我这儿,大概就是工作日23:00~凌晨1点以及休息日处理完日常琐事之后的时间了。不过与学生时代的一个不同是,工作和生活似乎有了明确的分界线,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在自己的“自由可支配时间段”内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大概是往后人生路上的主题之一,也是需要持续地去探索与思考的课题。回顾过去一年,在工作之外,从脑海里能立即拾起来的关键词,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乒乓、CSGO & 动漫,这几个爱好已经足够充实我的业余生活,下面就分别回顾一下吧。

读书

专业的书籍就不多说了,主要是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值得一提的是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第2版问世了,书的厚度几乎是原来的两倍,主要加上了无监督学习部分。而且我注意到公式排版变成了LaTeX经典风格的字体,看着就很舒服(第1版应该也是用的LaTeX排版),第1版的句号符号用的是“.”,可能是为了不对数学公式造成干扰,到了第2版,变成了中文的“。”,体现了对中文段落标点符号使用的严谨,我想这也是作者或编辑的用意。在书籍排版上,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周志华老师的《机器学习》(俗称“西瓜书”),以及谢勰老师译著的《算法设计指南》,都是用了LaTeX排版,在文字和公式的编排上显得专业、优雅。

今年其他方面的书读的少了,也就10来本的样子。

《黑天鹅》(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这是一本以“不确定性”为主题的书,内容不是严谨的科学专著,更多可以认为是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或思想回忆录。作者是投资和交易领域的高手,曾凭借自己对世界经济形势精准的判断在交易市场获利丰厚。书中的诸多细节我已经忘记,说些由此引起的自己的思考吧。人们喜欢故事、喜欢简化的模型,无论是历史、人生,还是科学研究,总是期待去寻找到某种“模型”乃至“真理”,希望抓住变化的事物中那些不变的模式,希望对任何现象都能有一个合理的、容易理解的解释。当然人们也喜欢预测,害怕不确定性,因为这样就可以提前做些准备,避免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没错,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总结这样的经验,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秩序,并从中收获颇丰,尤其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上,人们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到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让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人们逐渐成为资本流动网络中一个微小的节点,交易与博弈的规模与复杂性空前扩大,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金融市场的变化也变得难以捉摸。这就是世界的复杂性。“三体模型”告诉我们,简单的物理法则也会导致行星不可预测的轨迹变化;元胞自动机模型也揭示了简单的演化规则可以催生出异常复杂乃至混沌的群体行为。分形数学、基于群体演化模拟的算法、统计机器学习中的深度神经网络,在我看来,都有着相似的特质,更不用说物理世界中“小”到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大到金融交易市场这样巨大的动态网络,那一定不是某个线性模型或者简单的概率分布可以刻画的,即便单一节点的行为可以用线性模型建模,但是由这样的单一节点构成的复杂网络的行为的描述也许就完全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所以能在交易市场中理解趋势发展,做出准确判断的人,一定是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度思维和“大局观”,而这样的特质的背后,是智慧、经验、计算推理,以及对人性理解能力的融合,普通人大概是很难学到的了。许多人期待从这本书里学会投资组合的“秘诀”,想必读完本书之后还是会失望。

人们常说智者能够预测未来,或许真正的智者是那些知道自己不能预测未来的人。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Robert T. Kiyosaki)。这本书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显得冗长,不过好在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资本(金钱)运作的基本概念,以及认识到个人由于不同的金钱观而导致的不同行为方式、乃至生活状态。书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口号:“购买资产,而不是购买负债”。书值不值得读,值,尤其是年轻人。但也要辩证看待。比如有人就只注意到“不要买车,因为车是负债”,却没有想到,虽然买车和保养是负债,但如果合理使用,车能够节约人的时间成本,而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书中带着戏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潦倒”的生活,有人可能就把关注点放到“大学教授”上了,认为大学“没什么用”,这是一种错误的偏见,因为如果目的是赚钱,大可不必去接受大学教育(至少它不在义务教育的范畴内),许多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后愿意花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继续接受教育,显然不只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赚钱,在大学期间积累过的知识、结识的朋友、看过的书、听过的讲座,都将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包括金钱观,帮助其日后更好地发展,本质上,这也是一种风险投资。掌握稀缺资源(技能、产品、服务),由此获得资本的积累,然后让资金流动起来,是资本世界的运作方式,对于个人也有指导作用。总之,无论“富”还是“穷”,我们都要有理财的观念啦。

《大学之路》(作者:吴军)。这本书是吴军老师通过自己受教育、工作经历以及在对女儿的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阐述了对西方大学的认识,但又不局限于英美名校,书中更想传达的,是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对终身学习的观念的言传身教。这里再谈谈大学教育和“赚钱”的关系。大学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知识和价值观不直接产生财富,但往往是赚钱的基础。大学不会直接教人如何赚钱,因为赚钱不是一项“事业”,它只是结果。赚钱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方式,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书中也提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历史进程的作用不可忽略,西方就有两套教育体系,一套强调通才,一套强调专才。在科技革命之前,就以通才为主;科技革命开始之后,更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的专才教育应运而生。像哈佛、耶鲁等老牌名校,走通才,教授普世价值观;而像斯坦福、MIT、CMU这些学校,走专才教育,主要培养工业精英。反观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专才教育似乎居多,这个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有关。现代教育的理念,是用更多的教育时间(本科+研究生),教授普世价值观+精深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相信知识和科学,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即便已经离开大学的校园,学习的习惯也要持续地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技能,也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能获得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求知和提升自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树)。这是我读的第一部村上的作品,果然还是被名气吸引的。小说中有大量性爱场景的描写,但感觉作者是带着平静自然的心态去描绘的。我大抵是理解村上写下这部作品的用意,只是无奈词穷。将自己代入故事之中的话,尽管被渡边和她的青年好友的情感纠葛缠绕与震撼,只是倘若用现在的词语描述,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渣男。只是他对生死的理解倒有着与行为不相称的潇洒与超脱——他这样的人大概比任何人都过得自在与深刻,自然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效仿的。有人说,这部小说就是村上的感情史,我对这样的考究也不感兴趣,毕竟是别人的生活,任何单一的评价都显得苍白和肤浅,但至少能透过这部小说看到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一隅。

《围城》(作者:钱钟书)。这是钱钟书先生最有名的长篇小说,也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文笔相当精彩,内容也常常在幽默中透着深意。如果要概括的话,可能就没什么意思了,小说的文字,一定要亲自去阅读才能有更好的体会。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显然不能算是个浪漫的故事,我读到结尾时就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很不过瘾。因为看起来那些都是些小事和误会,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似乎没法挽回的场面,当时还希望结尾是作者留作的悬念,后面还有剧情的延续,但继续往后翻就是后记了,空留读者叹一声“何以至此”。于是回想一下,发现鸿渐与文纨、晓芙的情感故事似乎也是如此,好似正应了那句话“生活在一个个悬而未决中推进”。喜欢小说后半段对于婚姻中琐事和争吵的描写,感觉钟书先生是不是参透了婚姻和人性,让我不由得八卦起他和被世人称作“才女”的杨绛先生的婚姻生活是否也是如此。笑完之后也思考,种种的问题源头是哪里?俗话说,人争一口气,我看到《围城》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在“争一口气”,可有时那哪是争一口气呢,倒更像是人性作怪,是不断的误会与缺乏沟通的结果,是自卑、比较、猜忌、嫉妒、迂腐的滚雪球。另外,还是不得不说,我太喜欢钱钟书先生的文字了,这本书我读得很慢,累计阅读时间有将近16小时,就是不想因为剧情忽略了对文字的欣赏。如果要选一本我在2019年读过的最喜欢的书的话,就是它了。

《让这生命从容》,朱光潜先生的文集。没有全部读完,但读了大部分。散文集不像小说,一口气读完好似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反而适合有空了拿出来读一篇,其中的许多文章也值得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反复阅读。以前大概只是知道先生是美学大家,对他的了解不多,文章更是没读过。读了其中的一些文章,对朱光潜先生肃然起敬。整本文集分为四辑,每一辑都有一个主题,选的文章也围绕这个主题,虽然没有直接说是什么主题,取而代之用了长标题,但是长标题也是精心构思的了。在第一辑“向阳花木易为春”中,先生就读书、作文、学问、升学与选课等话题展开讨论并分享了经验,所以主题是“学业”,“向阳花木易为春”在这里的含义就是做好学业,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更多的机会。在第二辑“心若盛开风自来”中,先生谈到了青年的交友、恋爱结婚、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所以主题是“交友与心理健康”,“心若盛开风自来”含义是人格健全、心胸开阔,就能吸引到更优质的人际关系,对于成长的烦恼也能更好地处理。在第三辑“勤靡余劳心常闲”中,先生谈到了劳逸结合、体育与游戏的重要性,主题我归纳为“生活方式”,这是我最喜欢的章节,先生不仅仅强调了要学会管理精力、学会休息,也强调了游戏与娱乐的重要性、因为“会玩”的人生活更丰富多彩,精力其实是会增加的,生命力也显得蓬勃富有朝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先生的观念放到今天也丝毫不过时啊,反观如今的社会风气,太多的人们迫于无奈长期加班,缺乏自由支配和娱乐的时间,甚至连睡眠的时间都被严重挤压,导致长期心理压力大,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努力奋斗并不是就要放弃休息和娱乐,人毕竟不是机器,而是有灵性的生命体。历史也证明,加班到没有自由时间的人们工作效率其实是低下的,幸福感也是较低的,如果法律和人们对这种现象视若无睹,它将会蔓延开来,产生内卷效应进入恶性循环,侵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民族生命力,最终降低整个国家的生产力,这么说并不是危言耸听。在第四辑“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先生谈了冷静、谦虚、羞恶之心、资禀与修养,主题可归为“修养”,这一课题大概是学校的课堂上不易学到的,更多的可能还是要在社会关系中去学习吧,人的品性很难改变,但是可以修缮,通过社会关系、亲密关系,人们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到对自己的反馈,并学习到合适的处事与交往方式。在最后一辑“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先生谈了立志、摆脱、人生、事业等话题,主题我归为“理想”,特别喜欢最后一节的标题“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人生会在不同阶段抛给我们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抵抗力小的方向,也可以选择抵抗力大的方向,而先生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轻易畏缩,朝着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其实想想也真是不容易呢,因为很多人光是为了生存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可是如果生活还给我们选择的话,就选更有挑战的那个吧,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也许那才是真正的“让这生命从容”。

《人与永恒》,周国平先生的小语录,记录了他对于爱、生命、艺术、死亡等许多哲学课题的思考。也还没读完,也是那种适合闲暇时间看一看的文字,很多值得回味。摘录几段关于爱情的只言片语吧,我相信当读者看到这些真切可爱又不失深刻的文字,一定会喜欢上作者的吧:

让我们承认,无论短暂的邂逅,还是长久的纠缠;无论相识恨晚的无奈,还是终成眷属的有情;无论倾注了巨大激情的冲突,还是伴随着细小争吵的和谐,这一切都是爱情。每个活生生的人的爱情经历不是一座静止的纪念碑,而是一道流动的江河。当我们回顾往事时,我们自己不必否认,更不该要求对方否认其中任何一段流程、一条支流或一朵浪花。

爱情不论短暂或长久,都是美好的。甚至陌生人之间毫无结果的好感,定睛的一瞥,朦胧的激动,莫名的惆怅,也是美好的。因为,能够感受这一切的那颗心毕竟是年轻的。生活中若没有邂逅以及对邂逅的期待,未免太乏味了。人生美丽的前提之一是,新的爱情的可能性始终向你敞开着,哪怕你并不去实现它们。

不要以成败论人生,也不要以成败论爱情。现实中的爱情多半是失败的,不是败于难成眷属的无奈,就是败于终成眷属的厌倦。然而,无奈留下的永久的怀念,厌倦激起了常新的追求,这又何尝不是爱情本身的成功。说到底,爱情是超越成败的。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梦,你能说你做了一个成功的梦或失败的梦吗?

《时间的礼物》(作者:Fredrik Backman)。一部很特别的短篇小说,看出版年份才发现出版于2019年1月1日,在扉页上还贴心赠了一张2019年的日历。作者是位年轻的80后作家,他用冷静严肃的语调,娓娓道出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终极算法》。翻译得非常差,看了一小部分就决定弃了,不推荐中译本,据说英文原版写得还是可以的。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作者:王利铭)。写得非常精彩的科普读物,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脂肪、糖和胆固醇代谢的科学探索史,我一开到标题就想到高中生物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了:) 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因为虽然是科普著作,但是写得生动有趣,可以当作故事书去读。非常喜欢作者在书的最后写的这段,摘录放在这里: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从孙悟空和奥特曼,天山剑侠和郭靖黄蓉,到蝙蝠侠和美国队长,这些超级英雄构成了我们心中理想世界的一部分。而在我心里,科学家们就是这个真实世界里的超级英雄。他们手里没有金箍棒或者星形盾牌,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候,他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头脑和一双手。他们的敌人不是妖魔鬼怪、外星侵略者或者野心家,而是人类面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恐惧,是人们脑海里的“自古以来”和“理当如此”。支持他们前进的,当然也有对这个世界和人类的责任感,但更多的可能还有对一切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和孩子在沙滩捡到贝壳、猎人在深山看见珍禽异兽的欣喜一般无二。而到最后的最后,这些真实世界的人类英雄所得到的最高奖赏,大约也不是财富权势或者万众欢呼。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总有这么一群人,来到人类温暖家园的蛮荒边界,义无反顾地走进暗夜沉沉的未知疆域。他们的足迹走到哪里,人类智慧的光就照到哪里。这点微弱的光,将注定会千年万年的闪耀下去,像狂涛暴雨里的小小灯塔,指引着他们的后辈们走向星辰大海。未来那个更大、更温暖、更光明的人类家园,就是献给这些人类英雄们的最高奖赏。

《宫西达也恐龙系列》绘本。这个系列一种有7册,《我爱你》《遇到你,真好》《最爱的,是我》《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永远永远爱你》《我是霸王龙》《你真好》,每一册都是一个或温馨或伤感的小故事,我一直放在床头,睡前有时会拿出来翻一翻。这个系列的定位是“儿童绘本”,可我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很容易被里面的小故事感动,许多人也说,这明明是给“大人”看的绘本。所以人们感到被触动,要么是还保留着童心,要么也许已经是历经沧桑后返璞归真的老人……

宫西达也恐龙系列

其他正在读的书就不展开细说了,只是感觉每打开一本书的封面都非常的期待,就好像马上要开始一段精彩的旅行,这样的旅行,有时是独自一人背上行囊的探索,有时是友人远程赠予的惊喜,还有时是和书友共同的精神旅程,进行中的有:《人间失格》《我们仨》《追风筝的人》《三体》(第二、三册)《小王子》(第二遍)《全球科技通史》《爱的艺术》(第二遍)《非暴力沟通》《心流》《少年维特的烦恼》《追风筝的人》(第二遍)《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外传》《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失控》《月亮和六便士》《思考,快与慢》《你今天真好看》(绘本)。

乒乓

这一年在乒乓球上的运动量明显减少,更不用说规律的训练,水平基本没啥长进。

底板还是纳米oc,如今已经陪伴我四年,边缘磕出了不少伤痕,当时是和球队的朋友一起买的,自己也没有仔细研究过各种底板,以及自己的打法适合什么样的底板,短期内应该不会换,因为目前用着还算顺手,平时疏于训练,也还没有必要做发烧友。正手胶皮是一年前贴的省狂,其实性能已经明显老化,但一直不舍得换下来,爸给我买了新的NEO我也一直没贴上;反手胶皮是当时和底板一块儿买的Yasaka涩性胶皮,倒是感觉性能一直不错,以至于我不得不怀疑正手的省狂是不是假货……只是我打法常用直板横拉,用涩套作为反手也许就不是很合适了,不过反手弹击还是很赞的。

基本功上,自己一直是右手直拍握法,双面反胶快攻型打法,直拍反手推挡和横拉基本功都还可以,比赛中直板横拉的命中率也还是很高的,倒是一直苦于正手拉球练得不好,比赛的时候也缺乏自信,常常不敢上手。想来自己接触乒乓球也有10多年了,比较好的是初学时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基本功,当时就是一直练习推挡练了很久,但是正手攻球没有好好练习,就此落下了技术缺陷,虽然状态好时正手也能打出不错的质量,但是问题就在于不够稳定,因为预判落点、脚下步法、引拍、攻球、重心控制这一系列的动作并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稳固的“肌肉记忆”。研一的时候在乒协,我们的队长,一位大三的女生(国家一级运动员),一眼看出我正手拉球的问题,带我进行了多次多球训练,纠正了一些,后来忙没有坚持练习,正确的方法没有固定下来。不得不感慨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有老师或教练带的好处,像打球、弹奏乐器这类活动,普通人想无师自通还是很难的,靠自己摸索捣鼓很容易不得法,导致基本功薄弱,动作结构一旦定型就很难纠正过来。

参加了两次比赛,第一次是代表BU参加的全公司的大型比赛,规模比较大,时间跨度也长,最后拿了团体亚军;第二次是代表公司参加的滨江区几家公司组织的友谊联赛,规模不大,一天时间打完,拿了团体冠军。让我感觉比较遗憾的就是代表BU的这场比赛,我们BU的整体阵容是比较强的,比如我们的男单最后也是单打的冠军,但是一方面在赛前准备工作做得不足,另一方面决赛的对阵策略也有失误。我在队内是负责双打这一分,决赛前的对手都比较弱,不是直接吃我们的发球就是防不住第一板弧圈球,再或者是对手中有一个基本功比较弱,基本是一边倒的局势,所以我们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决赛的时候,两名对手实力比较均衡,一个正手攻球质量比较高,另一个主打防守,对旋转的控制手感很好,也能防住弧圈球,于是我们配合的连续性差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拉一板弧圈被对方防过来后就跟不上节奏,因为没有准备下一板的意识,以及动作不够精细,动作太大,脚下步法的协同也做得不好,失误率很高,然后关键时刻咬不下比分,心态不稳。回顾一下,除了赛前没有多花点时间练习,我们打双打也并没有很清晰的思路或战术配合,基本都是靠前三板的发球和抢攻,但是如果一旦对手接发球比较好或者进入相持,我们就显得手足无措不够自信了。

这一年的布达佩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刘诗雯十年磨一剑,拿下女单和女双冠军;马龙卫冕成功,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4年来首位夺得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运动员。这一年的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樊振东凤凰涅槃,用男单冠军宣告自己终破“水逆”;许昕钢铁意志,向世人诠释了乒乓赛场上的“不抛弃不放弃”。这一年的乒坛,精彩纷呈,奇迹不断。喜欢乒乓球,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魅力,还因为这些出类拔萃的同龄人的一颗颗不断超越自我、追逐目标的心,让我感觉到与他们在共同成长,常常带给我力量。

许昕与刘诗雯

乒乓球当然是不会丢的,它真的是既能练身体也能练大脑的一项运动,而且还不容易受伤。只是要打好确实不容易,大量的练习是少不了的。工作了很忙,已经不会有太多时间打球,但还是希望能把基本功薄弱的地方练好,找一个愿意陪自己练球的球友可能比较难,最好的方式还是找教练,定期去训练,然后有空的时候自己看专业运动员的动作分析视频。水平进步了才是最开心的,而且打球也更有创造力:P

CSGO

虽然Steam上每次有比较大的促销活动都会满足愿望单里的几个游戏,但是今年真的没完整通关过一款单机游戏,双11给自己买了台switch,《塞尔达传说》开了个头就搁置了可能主要原因还是怕短期沉迷影响正事……所以CSGO可以说是目前唯一还在“坚持”玩的。

目前为止段位还是停留在黄金三,当然集中花点时间应该可以回到黄金四,再往上估计就比较困难了,这就是我目前的水平。之前达到过的最高段位是AK,没多久就掉回去了,想往上打到高水平还是要老老实实训练。当然平时玩游戏的时间本来就少,有了一点宝贵的娱乐时间就不愿去花时间练习基本功,主要是以消遣娱乐为主,虽然在低段位也可以玩得嘻嘻哈哈,但还是觉得水平提高带来的愉悦度是最高的。枪法练得比较少,偶尔会在训练地图里练习打静止的bot,以及死斗模式,都比较枯燥,如果没有很好的训练计划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现在还处在会基础的压枪的阶段,“急停”技术基本都凭感觉。自动步枪中用的最熟的还是AK-47和M4,也喜欢用AUG和SG,法玛斯和加利尔用的很少;冲锋枪不用说,自然是最喜欢P90 :P

初学CSGO的时候以用手腕控制鼠标为主,后来了解到还有用小臂控制的,即“手腕流”和“手臂流”,手腕流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更细的精度控制,缺点是单位时间的枪线移动范围就缩小了,如果提高鼠标的灵敏度又会给定位增加难度,手臂流则正好相反,所以两种控制方法看起来是优势互补的,就像乒乓球的直拍和横拍一样。后来尝试了手臂控制,起初感觉不习惯,但是现在基本以小臂控制为主了,只有在小范围架枪或防守时会用手腕。

道具投掷方面,跟着QUQU学了一下在mirage地图的几种匪徒攻B的封烟方法,于是这张地图的A、B区封烟技巧基本都有学习到了,在比赛中也常用,很有效,因而这张地图自己也是比较自信的。其他的图比如dust2、inferno、de_train等经典地图倒是还不怎么会封烟,基本都是快到包点了才去探头封烟,因此很容易被抓住timing……对这些经典地图只能说比较熟,但还谈不上理解,常见的peek点位更是没有仔细地去梳理过。

团队合作方面,由于没有长期合作的队友,都是官匹单排,所以交流并不是那么容易,想打出配合比较好的战术就更难了,既要自己主动沟通,也要看缘分。打了很多比赛后,基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匹配的队友比较强的话,即便没有交流也能被带着赢;如果匹配的队友都比较闷没有愿意交流的,这时候更要想办法让自己去carry,或者主动点带动队内的交流,虽然比较难啦,但是毕竟不能都指望队友,官匹概率上匹配到强或者弱的队友估计差不多,如果自己都能主动一点,就能提高胜率。

国服官匹还是能经常遇到作弊者的,起初我遇到这样的玩家会非常生气,以至于常常影响了自己的发挥。后来就不去管它了,因为强化了“你无法改变别人”的认知,也更加意识到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而让自己脚跟不稳,更不能因为小事而浪费好心情。所以,csgo打得久了,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变强了。这方面也非常佩服HappyVic小哥,不但枪法好,心态也好,克制情绪的能力非常强。国内csgo的大多高水平玩家都是在5e平台玩的,因为作弊者少,一定去尝试一下。

这一年,创造历史的Tyloo老战队逐渐开始队员更替,Mo, Xcc和BnTeT陆续离开了队伍;这一年,传奇老兵GeT_RiGhT退役,告别了征战20年的CS赛场;这一年,不可战胜的Astralis用一个个大赛冠军书写着世界第一战队的新篇章;这一年的CSGO世界,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相聚、也有离别,有激动、也有感怀。

为自己购入了一把崭新的折叠刀 屠夫 (StatTrak™),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

动漫

2019年看的动漫也变少了,倒不如说,开始工作以后,就不怎么追动漫了。一方面是时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能触动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少了,有那么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味。因此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主要都是回味以前看过的作品,比如《CLANNAD ~AFTER STORY~》《紫罗兰永恒花园》等等,或者有选择性地补以前没看过的番剧。

《三月的狮子》:关于一个将棋少年的故事,还没看完。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剧情上没有什么峰回路转或感天动地,如果要归类的话我大概会把它归为“日常番”——那种初见你没什么感觉,但却会日久生情的作品。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氛围给我一种平静、温暖、孤独之感,这也许更像是羽海野千花老师想要着力塑造的主人公桐山零心中的世界观吧。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类作品的,不需要宏大壮丽的剧情,在平淡的日常中娓娓道来的人生冷暖,就足以触动心弦。这类作品也很适合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有空了就看一集,在舒缓精神的同时品味动画大师笔下的生活,仿佛做数学题做累了啜一口文学的清泉那般舒适。

三月的狮子

《鬼灭之刃》:这是我今年完整追完的一部新番。只是因缘际会,选择了它,没有事先去任何评价网站看评分,也不曾有多少期望。现在来看,我大概是选中了2019年度最佳动画作品之一。起初看作品名字、第一集画风、主角长相,心想,又是一部“面向低龄者的作品”,而随着剧情的进展和高潮迭起,这些顾虑已经全然消失,因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无关乎是否低龄,它的画面能够让你觉得精美,音乐能够让你觉得好听,剧情能够感染你,就够了。它们的背后,是精血诚聚的制作,是融于剧情不自我感动的主题烘托,是恰到好处的回忆杀,是完美演绎的BGM。有的时候,一部好的作品,真的只需要一集,就能让观众永远地记住。

鬼灭之刃

《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这部1995年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关于意识、人工智能与自然生命的哲学思辨。注意到了吗,其实Ghost in the Shell的英文名更能反映作品要表达的主旨:Ghost可以理解为“灵魂”,Shell则是躯壳,在作品的世界观中就是义体,照着英文名直译的话,就是“躯壳之中的灵魂”,简化一下,我想出一个词——“机器之心”。我是直接观看的剧场版,看完后接着也补了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2004),只记得随着那首Follow Me曲终,心中升起一种怅然若失之感。ZBY先生给我推荐了2002版的攻壳第一季TV动画,现在还没补,放到2020年的计划里了。

孩童之时,所言俱为孩童,所感如是孩童,所思亦复孩童;唯成年之后,便将童心摈弃。

《パプリカ》(Paprika / 盗梦侦探 / 红辣椒):今敏大师笔下那光怪陆离的梦境、热闹非凡的场景、性感撩人的红辣椒、虚幻与现实的交叠、社会与文化的隐喻,夹杂在看似毫无逻辑的分镜中,让人时时摸不着头脑,又带给人震撼。这样的作品,看一部就少一部了。

Paprika

《言叶之庭》:对《言叶》最初的印象,大概来自于一些制作精良的AMV以及带着零碎剧透气息的弹幕,觉得应该是一个“虐剧”,讲述某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尾,令观众久久不能自拔。而事实上,它带给我的体验更多是平静和专注。作者一直在通过沉浸式的环境氛围特写积累“势能”,直到结尾才用一个高潮触动观众。喧嚣的世界、孤独的灵魂、雨季的偶遇、无声的陪伴、偶尔的交流、恰好的默契、消融的隔阂、漫长的治愈、相通的内心,滋生的爱意、平静的告白、勇敢的回应、真实的人生。没有过分的渲染,亦没有多少峰回路转,短短不到五十分钟,新海诚在温和与细腻中讲述了一个有悖“伦理”的故事。

言叶之庭

《夏日大作战》:今年夏天打算复习的,然后一直搁着搁着,就到了冬季,终于在冬至日前一天补上了。作为10年前上映的动画电影,即便是放在今天,其以网络和AI为元素的故事结构也颇具时代感,仿佛是来自未来的作品。主题是亲情和团结,通过一家人共同努力面对困难得到了展现,并且通过更大范围所有人的团结一致得到了升华。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奶奶——在OZ世界陷入混乱的时候,她尽自己所能地鼓励大家勇敢面对困境,以及后来在信中的表达:“一家人就应该紧紧相系,不能被人生打败,即使面临难过或是痛苦的事,全家人也要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吃饭……”,奶奶其实一直是大家的精神支柱,作为观众,也被她这种闪耀着女性魅力和智慧光辉的人格所折服。强调善良、强调智慧、强调勇敢、强调坚持、强调爱、强调亲情、强调团结、强调善用科技,这就是《夏日大作战》传达给我的价值观。

夏日大作战

《狼的孩子雨和雪》:一部很特别的以“母亲”为主题的动画电影,细田守用童话般的设定讲述了人与狼人之间的羁绊。花是位命途多舛的女性,也是位坚强伟大的女性。由于有“狼人”的设定,她面临的问题都是异常艰难的现实问题:与狼人的爱情需要坚定的内心、大学未毕业怀孕产子、对未出生孩子的担忧、为了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毅然放弃便捷的城市生活、将荒废的老宅重整为整洁的家园、从零开始学习种植农作物干农活、与周边邻居的相处、家庭经济来源、孩子的抚养与受教育、孩子的成长与选择……两个小时的电影,十几年的跨度,浓缩的人生。其实想想,抛去狼人的设定,这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的女性/父母所面临的问题——追寻爱情的自由、生育与抚养的艰辛、职场环境的不易、叛逆期的孩子、为了将孩子培养长大不惜代价、可又要接受孩子独立了就会离开自己的事实。在我眼里,“狼”更像是对生活困境、孩子天性等种种“非自我掌控因素”的一种艺术化表现手法。许多人说这是一部“治愈系”作品。的确,作品的画风是唯美的,氛围是自由、浪漫的,剧情是积极、温馨的,这都是动画大师和导演对生活的抽象和对想象力的具象,最终以电影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我在观影的过程中感觉到一种“孤独”。在艺术的背后,那更加真实的现实又是什么样的?花还经受过多少内心的洗礼?除了将孩子抚育成人,她坚强的背后,前进的精神支柱还有什么?

狼的孩子雨和雪

其他值得一提的作品:

  • 《东京教父》:一个令人心酸、感动、赞叹又美好的故事,善良之心成为联结多重链条的纽带。怎么会有那么美好的心灵,怎么会有那么爱管闲事的流浪汉,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巧合、那么多奇迹般被解开的结。当欢乐颂响起时,人们就是会快乐的啊。他们不是流浪汉,他们是善良、幸运与奇迹之神。
  • 《莉兹与青鸟》:为了追上而付出,因为深爱而超越,因为超越而迁就,因为迁就而误解,因为莉兹与青鸟的故事而大彻大悟,于是用更超然的方式去表达爱。当两人终于理解对方,精神上达到同步后所奏的那段第三乐章,听得我热泪盈眶。
  • 《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总的基调是比较压抑的。个人评价是粉丝向,新人的话不建议看哦。
  • 《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崛起的代表作品。
  •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个看起来惊心动魄的标题,实则是一对朋友之间心意相通的表达方式。他们因缘际会,然后开启了一段短暂的、相互“驯化”对方的陪伴。相信作者深受《小王子》的感染,借樱良之口表达了对“活着”这个哲学命题的观点:“对我来说,所谓活着,就是能与别人彼此相知心意相通。人生在世的意义,应该就是这么一回事吧。欣赏认可别人,喜欢爱恋别人,厌烦憎恶别人,因为和别人在一起而感到快乐,和别人牵手并肩而行,这个过程,就是活着。”
  • 《约定的梦幻岛》:光从名字很难猜到剧情,这部作品在第一集就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反差,让我心里的预设完全崩塌。它可是个充满悬念与博弈的作品!而且很好的塑造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观,就像《进击的巨人》和《来自新世界》那般,一点一点将“新世界”的信息透露给观众。嗯,不适合睡前看~

计划追/补的作品:《蜂蜜与四叶草》《紫罗兰永恒花园》《刀剑神域》《白色相簿:上半篇章》《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Memory Snow(雪之回忆)》《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新编集版 》《Thunderbolt Fantasy 西幽玹歌》《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多罗罗》《萤火之森》《心灵想要大声呼喊》《灵笼》《剧场版 悠哉日常大王 Vacation》《魔法少女小圆 外传》等。

其他…

旅行。倒没有特别的计划,多数时候都是朋友喊上出去玩。西湖去了三次,湘湖去了两次,去南高峰爬了一次山,然后无数次去过蜗牛读书馆:P 杭州的一些打卡地还去的比较少,还是打算有空都去看看的,最好独自一人走街串巷的那种。虽然现在著名景点的味道给我“逐渐同化”的感觉,但每座城市也确实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尽可能多去探索探索,也加深一下对杭州的了解。

社交。几乎不参加应酬,新认识的大部分朋友都在工作圈内。想特别提一个有趣的事,就是我是怎么认识坐我对面一位看起来严肃高冷的博士小哥的:他喜欢喝饮料,夏天常喝可乐,我也常常买可乐喝,每次开易拉罐的时候都有气体释放的声音,而碰巧我们常在一个时间点喝可乐(午睡醒了之后),于是他就把头凑出显示器边缘看我一眼,后来这种巧合的次数多了,我们就会斜着身子会心一笑,一来二去就熟了起来,“可乐友谊”就这么诞生了:) 总之不想刻意地去社交,还是喜欢通过职业、兴趣爱好这样的纽带去结识新的朋友,这样交流起来会更自然,好的社交是那种能让自己恢复精力而不是消耗精力的社交~

感情。目前还是自由态,一方面是自己不喜社交、新结识的朋友不多,另一方面可能自己还确实没有认真想过要去建立一个亲密关系,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妥妥的新手,步入社会后是不是就真的不那么友好了呢。还记得放假探亲姑姑问起时自己说已经有女友了,姑姑自然是不会罢休的,要看照片,然后我真的把照片拿出来——《进击的巨人里》的三笠·阿克曼,告诉她们这是动画化后的样子,哈哈……总之现在是被我归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啦。然后就是如同前段所言,希望能通过职业、兴趣爱好这样的纽带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并真诚、真实地去对待这样的情谊。一方面高质量的社交确实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另一方面建立亲密关系的机遇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到达,在那之前,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吧。

认知

如开头所言,这一年我离开象牙塔,正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独立生活,许多经历和见闻都是第一次,我的世界观得到了延伸,而这反过来又激发我的思考、塑造着自我。记得小时候翻看父亲的笔记,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到底是环境造就人,还是人改变人?” 我曾经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觉得不过如此的简单,现在我意识到,世界的构造、逻辑,远比简单的表象要复杂与深刻,也令人激动、让人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

世界观

我喜欢没事的时候思考物理、自然与宇宙。记得今年一位老朋友出差来杭州,顺便找我玩耍,我拉着他绕着西湖逛到深夜10点,期间一直在讨论宇宙的演化、生命的起源、智慧的诞生之类的问题,有些问题由于缺乏理论积累,就发散成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以至于后来回到家后兴奋得一时半会睡不着觉。在与朋友的讨论中,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美妙与无尽。有时候睡前我躺在床上,就会想象自己走到宇宙的边缘、黑洞的事件视界,用手去触摸另一边那时间和空间都无意义的领域;想象自己穿越虫洞,到达一片未知的星系,放眼望去一个又一个的恒星和行星,迷失在群星无垠之中;想象自己飞跃高维空间,看到宇宙的琴弦,在一个又一个的平行宇宙之间穿梭,一切的历史和文明尽收眼底;想象亿万年之后的银河系,星系演化、大陆变迁、一轮又一轮的文明更迭,直到宇宙不再有任何躁动,一切归于沉寂。那是一种能让人感到无比渺小与澄澈的思维体验,也让我越发对物理世界的构造充满好奇。

如前我对《黑天鹅》的回顾中所言,建立于物理世界之上的智慧、文明、社会网络,则可以看作一种逻辑意义上的世界,它本身即体现了复杂性。由于构筑这种体系的单元不再是单纯按某种物理规律运作的天体或粒子,而是一种被称作“人”的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而且由于人的智慧性和多样性,于是造就了复杂的群体现象和秩序,人类社会因此丰富多彩、蓬勃发展。世界如何运作与演化,资源如何流动与转换,资本如何影响人类活动,历史更迭如何发生,科技革命如何驱动世界前进,文明的进化将把我们带向何处……许许多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知识和秘密。以前我对这类问题并不感兴趣,现在它们常常自然进入我的思维,引领我去观察与思考,让我通过身边的局部环境与计算机网络获取的信息去寻找答案。在现代社会,人类文化与经济交流空前密集与高效,一个人再也无法脱离社会网络而存在,于是我相信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决定了ta的价值,一个人幸福感的一大部分也来自于主观上对社会网络所做出的影响力的感知,以及另一部分来自于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而这,又自然承接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我认知。

自我观

这一年,通过一些“好的“”不好的”“成功的”“失败的”经历,我不断地在了解自己,并且发现这种认知一点点在强化,让我从中收获了严酷的反省和更多的喜悦。

人的内心真是个有趣又复杂的世界。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我相信世上有无数的人经历过我所经历过的精神体验,有些回味无穷、有些刻骨铭心、有些发人深省、有些甜蜜幸福、还有些不堪回首。随着成长的节奏,逐渐地面临更多的问题、更多的经历,一个声音告诉我:要合理地构建自己的内心体系。我发现理性的思考有时并不能帮助我立即解决内心的症结,因为那似乎是另一片我未曾接触与历练过的部分,相比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物理世界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看起来有另一套方法论。于是我不再轻易忽略自己的感受,而是如实地去抓住并记录下来,如果是不好的感受,一方面给自己时间,让它自我愈合与修复,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直面它并想办法去做出一些外在的改变,不让它一直占据着资源消耗心力。理智与情感的合一,原来是我一生要修为的课题之一。

我也曾以为保持理性思考是件很容易的事,直到自己的膝盖无数次中箭才始觉,原来,情感的生活高于理智的生活。如果说感性是大海,那么理性就是冰山,比例大体如此。但是在众多的十字路口前,我们需要理性的指引。理性的头脑作为弱势群体,要学会与感性的内心对话,了解内心深藏的力量和驱动,并争取引导它,这样才能逐渐达到心智的合一。 ——摘自我的好友szj于2014年写的文章《青春即出发》

认知自我,不再是孤独一人的修行,那样很容易陷入一意孤行或“与世隔绝”的状态,对于非“得道之人”的我来说,显然是不可取的方式。我开始在意识层面观察环境和他人与自己的交互,将之视为宝贵的反馈,我也相信环境是自我的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更好地认识自我。

另外,也逐渐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就是为自己“铸剑”——在社会的网络中,也许没有人愿意去倾听一个人非线性的内心世界、抽象的短句,于是越深入“成年人的世界”,发现越来越冷漠与缺乏真诚,也许并不是人们不愿意真诚,而仅仅是人们都很忙,投入了社会的运作之中,成为某个或轻或重的处理节点,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永不停歇地前进,不再有充沛的精力。理性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不应去抱怨外界冷漠,而应向外界输出真诚,这是对自己的态度、也是对外界的尊重吧。那么“输出真诚”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就是去构建自己的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自我展示,让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也输出影响力。作家有自己写的“代表作”,艺术家有自己创作的艺术品,编剧与导演有自己构思的剧本与拍摄的电影,学者有自己探索世界而发表的论文……作为一名程序员,也应该有自己创造的技术或产品,并且这种东西能够帮助到更多人,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希望能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参与事业、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想提的一点是,我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回看之前的我,都觉得那时的自己很蠢,更久之前的自己简直不忍直视,而当时的我不以为然。但现在不会因此就否定自己,或者为当时的自己感到后悔,而倾向于认为这就是人生的轨迹、选择与成长。相信再过一段时间的我看待现在的我,大概也是一样的感觉吧:P

结语

总的来说,2019年对我而言不是容易的一年。在这一年,外界环境的变化让我经历了一些心态上的波动,当然其中有环境的因素也有我自己的因素,想象一个历经二十余载训练的模型到了一个新环境突然遇到了没见过的样本,这个时候就很考验模型的“泛化”能力了:) 毫无疑问,人,包括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是学习和泛化能力相当强大的“模型”,只要环境相对稳定,他们总能很好地适应。也许相比之前的年份,2019年本身就不算是个“稳定”的一年;又或者放到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其实只是个平凡点,仅仅是我自己训练得不够,从而导致突然遇到了新的问题时变得束手无策。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做好觉悟 去面对命运

就算深陷泥泞 苦苦挣扎

也要抓住 那目不可及的细线

——《炭治郎之歌》

写了很多,有些是断断续续在日志随笔中零碎地记录的,有些是回顾总结时新添上的,有些没理清头绪不知如何下笔。还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琐碎,索性就让它们躺在记忆的河床上了。那么……新年快乐!希望新的一年自己能更加勇敢与平静地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努力爱上日常,努力变得更加专注!

-----EOF-----

Categories: 随笔 Tags: 生活 工作 年终总结